楚天都市報訊(記者廖仕祺 通訊員李樂 黃嫻)“先把餃子餡放中間,再把兩邊面皮粘一起?!?月10日,武漢傳媒學院2017級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學生郎文在學校食堂手把手教美國學生包餃子,現(xiàn)場瞬間變成了餃子DIY大課堂。此外,交流生還參加詩詞大賽、剪窗花、試穿漢服等傳統(tǒng)文化活動。
9名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交流生來到該校,與學生們交流中華傳統(tǒng)文化。“師傅”郎文一點點教“洋學生”們餃子餡的取量,捏褶子的大小和位置,在“師傅”郎文的細心示范下,“洋徒弟”Joeysimith施勝甫終于包出一個“奇形怪狀”的餃子。
施勝甫表示盡管這是自己第三次來到中國,但親手制作中國美食還是頭一次。包餃子過程中,交流生對中華美食的興奮期待值“爆表”,不到半小時,現(xiàn)場所有餃子皮都被“塑造成功”?!耙换厣厥臁?,盡管一開始手法生疏,但通過多次練習,最終都吃上了美味的餃子。
餃子宴過后,交流生參加了當日舉辦的詩詞大賽,交流生與武漢傳媒學院學生共同進行了“詩詞你說我猜”和“傳聲筒游戲”環(huán)節(jié)?!把髮W生”們流利的中文發(fā)音贏得學生們的一片掌聲,也很快與現(xiàn)場學生觀眾熟絡起來。
“將一張正方形紙對角折疊,再對折一次,找出中心點后展開,恢復到三角形狀態(tài)。”9名交流生還體驗了中國剪紙,“師傅”教授制作“春”字窗花??吹阶约撼晒舫隽思艏垼涣魃鷤兌紭返煤喜粩n嘴,紛紛向朋友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剪紙過程中,幾位交流生又對中國漢服產生了濃厚興趣。身為男生的施勝甫也禁不住漢服的誘惑,決定親自穿上它“零距離”感受中華文化。施勝甫穿上漢服后,其他幾位交流生也“爭先恐后”地試穿漢服留影紀念。
交流結束時,美國交流生和學子互贈禮物。來自美國哥倫布市的施勝甫學習中文已經(jīng)五年,他表示通過這次交流,愛上了中國的美食與熱情好客的中國人,并決定一定要帶上家人再到中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