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與媒體中心網訊 2024年11月27日,由武漢傳媒學院電影與電視學院各專業(yè)學生聯(lián)袂制作的《大圣》《回春顏》《HELIUM》《紅流楚香韻》等四部作品,均順利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字媒體科技作品及創(chuàng)意競賽國家級獎項。其中,《大圣》、《回春顏》、《HELIUM》三部影片榮獲國家級一等獎,《紅流楚香韻》榮獲國家級二等獎。
全國大學生數字媒體科技作品及創(chuàng)意競賽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學會教學會榜單賽項。入選教育部《2023 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分析報告》競賽目錄,已成為引領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實踐技能提升的科技與藝術融合的重要全國性大學生學科競賽,獲得了包括“985”、“211”、雙一流大學、普通高等院校和高職院校的廣泛參與和積極支持。

回顧過往,每一屆競賽都是“智能科技”與“數字創(chuàng)意”領域深度融合的視覺盛宴。本屆盛況再次彰顯了這一賽事的魅力和影響力。在參賽作品的數量和質量逐年提升的情況下,我校師生通力合作在本屆數媒競賽中順利拿到四個國家級獎項。

《大圣》以黃陂泥塑為切入點,講述了一個關于兩代人技藝傳承的故事。該片展示了與時俱進的學習精神和兩代人的互動交流,突出了主題和關鍵信息點,凸顯文化傳承的價值與親情的重要地位。整個故事展示了當代社會的真實矛盾、傳統(tǒng)的魅力以及對和諧家庭的向往,結尾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接納、尊重和親情等關鍵要素。

關于為什么要創(chuàng)作這樣一個故事的問題,導演唐旭延回答道:“上大學以后,對湖北的歷史、非遺文化有了了解,想到文化的傳承和當下的流行趨勢,所以創(chuàng)作了一個關于黃陂泥塑這個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親情故事,而影片中的男主設定,也代表著我們團隊的綜合理念,傳統(tǒng)與現代的創(chuàng)新結合,新一代與老一代的傳承,這也是我們想向觀眾表達的,融合傳統(tǒng)非遺工藝和當下年輕人的喜好,讓更多的年輕人能夠喜歡上所謂的‘老傳統(tǒng)’?!?/p>

《回春顏》則以“中醫(yī)美容”為切入點,選用古今聯(lián)動的方式,由當代中醫(yī)藥大學生的視角開啟故事。講述李時珍歷盡艱辛為其妻子吳慕榕以及落難毀容說的待嫁少女趙青恢復容貌的故事。以小家見大家,從小愛到大愛,首尾呼應再次古今聯(lián)動,突出“中醫(yī)傳承”、“醫(yī)者仁心”和“中華傳統(tǒng)醫(yī)學美容”的核心思想。結尾處的時空相接,彷徨間的對視,表達了中醫(yī)藥傳承事業(yè)的重要性。以此呼吁女性與容貌焦慮和解。

對于參與此次創(chuàng)作有什么感受的問題,《回春顏》的制片,來自表演B2104班的張可雯說道:“能夠參與這次數媒競賽并獲得國家一等獎,我感到非常榮幸和激動。我們的團隊是表演專業(yè)和影視攝影與制作專門的結合,所以我們的團隊具有表演專業(yè)的活力與創(chuàng)新以及影視攝影與制作專業(yè)的專業(yè)性。這一過程不僅是一次技術上的挑戰(zhàn),更是一次心靈上的成長之旅。從最初的創(chuàng)意構思到作品的最終呈現,每一步都充滿了困難與挑戰(zhàn),但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團隊協(xié)作、解決問題以及創(chuàng)新思考。”

《HELIUM》是以卡爾·薩根先生的經典著作《暗淡藍點》為靈感來源,旨在通過先進的計算機圖形(CG)技術和藝術化的手法,展現一幅幅即真實又充滿想象的太空畫卷。

關于這部短片在創(chuàng)作中遇見了什么困難的問題,《HELIUM》的導演,來自影視攝影與制作B2101班的李大偉回答道:“我們這次主要是運用3D動畫技術,目前3D動畫技術從早期的簡單建模和渲染,到現在的高精度建模、復雜光照和物理模擬,3D動畫已經能夠呈現出逼真細膩的畫面效果。對我們來說,這次AE合成部分耗時較大,通過調色的方式去除UE5自帶的一股“游戲感”,使畫面更加CG化,畫面表現更加夸張,通過添加霧氣、灰塵、光暈等手法,給畫面增加真實感?!?/p>
《紅流楚香韻》將楚香文化與武漢會戰(zhàn)時的時代背景結合。影片聚焦于歷史上鮮為人知,敢于擔責的女性角色。當過去的故事在當代產生投影。也許歷史就不再是冰冷的知識,紅色精神會跟現在的我們產生鮮活的血脈聯(lián)系。每一次呼吸都夾雜著歷史的塵埃,而正是這樣的氣息流轉定義了我們共同的名字——中國。

關于這部作品有什么特別想表達的問題,導演侯萌回答道:“我們團隊拍攝這部短片旨在通過融合非遺楚香文化與紅色主題,結合創(chuàng)新的劇情傳達出一些多層次且深遠的意義。一方面,短片展現了楚香文化這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和深厚底蘊。另一方面,通過將楚香文化與武漢會戰(zhàn)時的時代背景相結合,并聚焦于歷史上鮮為人知、敢于擔責的女性角色。我們團隊想通過讓過去的故事在當代產生投影,用所學知識,用影像獨特的魅力,使得紅色精神與現在的我們產生鮮活的血脈聯(lián)系。”

比賽結束后,指導老師孫一聞老師總結道:“此次比賽收獲頗豐,不僅是學生在比賽中獲得了榮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培養(yǎng)團隊精神、增強自信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同學們也積極參與、互相鼓勵,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潛能?!?/p>

(文/記者 陳櫟依 圖/攝影記者 孫一聞 編輯/陳櫟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