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傳青年傳媒中心訊(文/盧麗雅)為充分調動我校學生創(chuàng)意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新聞傳播學院舉辦了以“用鏡頭去記錄自然之歌,用心靈去感受自然之美”為主題的校級立項的課外課堂活動——鏡頭記錄自然之歌比賽,并于2018年12月28日晚6時30分,在3101教室舉行了決賽。
此次活動要求參賽學生巧用生活中的廢舊物品,制作出符合環(huán)保公益主題的作品。經過篩選,入圍決賽的共有10個小組或個人。當日,到場的評委和嘉賓有新聞傳播學院學生科科長王龍,新聞傳播學院老師杜溪、韓勇、盧愿、張少軍。主持人宣布了此次比賽的評分標準后,比賽正式開始。
十組同學按照抽簽順序,依次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講解。第一組是由再生體小組帶來的《顛倒森林》,其作品形象地展現(xiàn)了日漸沙漠化的地球。接下來是由黑梅小組帶來的《智趣培養(yǎng)皿》,他們巧用物理知識,制作了一個簡易的灌溉設計。緊接著是由稀里糊涂小組為大家?guī)淼摹镀囍摇?,他們利用太陽能裝置,為停在路邊的汽車增加了一層保護罩。第四組是東西物語小組,她們利用毛氈制作出了一個個卡通人物,如其作品名《新起點》一般,給了廢舊物品新生命。Lemon tree小組利用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勺子與筷子制作出了《妙用勺筷》作品。第六組作品是由豬年大吉小組帶來的的《辭舊迎新》,他們利用廢舊布料縫制手提包。接下來是由黑白世界制作的《雨傘生態(tài)家》,他們通過制作雨傘架,對雨水進行回收來灌溉植物。第八組作品——《創(chuàng)意收納盒》是由人民當家作組通過利用廢舊快遞盒制作出一個收納盒,并在其中融入了武漢特有的元素。第九組作品——《環(huán)保自行車》是由饑餓大隊對樹枝的再利用制作出的自行車。第十組作品——《不可缺的綠意》則是二次利用快遞包裝,制作出了逐漸沙漠化的森林。
最后,通過評委老師的打分以及現(xiàn)場觀眾的投票,評選出了一、二、三等級以及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佳人氣獎。獲得一等獎的作品是《新起點》,獲得的二等獎的作品是《雨傘生態(tài)架》《創(chuàng)意收納盒》,獲得三等獎的作品是《顛倒森林》《辭舊迎新》《不可缺的綠意》,獲得最佳創(chuàng)意獎的作品是《新起點》,獲得最佳人氣獎的作品是《創(chuàng)意收納盒》。
此次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創(chuàng)作的積極性,使學生在關注生活中細節(jié)的同時對廢舊物品進行了二次利用,充分的體現(xiàn)了環(huán)保主題。希望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巧用身邊的廢舊物品,給以其新生命,為環(huán)保工作出一份力。
下一條:“論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yè)的擇業(yè)觀”講座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