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1日,第五屆國際修辭傳播學研討會在武漢傳媒學院成功召開。本次大會由全球修辭學會、國際修辭傳播學會主辦,武漢傳媒學院承辦。本屆大會圍繞“未來媒介、藝術與話語:智能時代修辭傳播的發(fā)展趨向”為主題展開,從媒介、藝術與話語等多個層面探討智能技術高速發(fā)展背景下修辭傳播的發(fā)展態(tài)勢與趨向。

本屆研討會部分嘉賓: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汝東

北京大學古代東方文明研究所學術顧問:艾倫·阿姆魯拉·海瑪特

武漢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但海劍

美國公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英語系副教授:方明

韓國漢陽大學戲劇電影系教授:權勇

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塞浦路斯分校講師:蘭布羅斯·約安努

中國臺灣政治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馮建三
受邀參會者都是在修辭學、語言學、新聞傳播學及相關領域研究的專家、學者,他們在相關領域具有豐富的經(jīng)驗和獨到的見解,進而推動了學術研究的深入交流。

武漢傳媒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院長:陳黎黎
武漢傳媒學院播音主持藝術學院副院長陳黎黎擔任會議開幕式主持人,武漢傳媒學院校長王瀚東、副校長趙秀麗出席。
會議開幕式由王瀚東致辭,他向參加會議的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了武漢傳媒學院的基本情況。他表示“希望本次研討會的召開,能夠在新時代的發(fā)展背景下,進一步促進修辭學、語言學、新聞傳播學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深入交流,為推動國家話語與修辭、跨文化傳播與修辭、媒體技術發(fā)展與網(wǎng)絡修辭等方面的研究貢獻力量?!?/p>

在熱烈的掌聲中,全球修辭學會會長陳汝東上臺發(fā)言,他稱,本次會議選擇在武漢傳媒學院舉辦,是雙方相互奔赴的結果,在此要感謝武漢傳媒學院的大力支持。同時,他對接下來的會議開展有著殷切的期待,希望各位專家、學者能從本次研討會學有所得、學有所獲、學有所長。

在上午進行的主旨演講中,來自各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對自己所負責的論題進行了講述。來自各個地區(qū)、各個學校的學者、研究生對本次論壇的相關論題進行了激烈的探討。我院教師楊怡在本論壇上圍繞“智媒時代虛擬主播的情感建構范式探析”進行了論題發(fā)言。不論是從智能時代媒介技術與倫理規(guī)范為論題出發(fā),還是從智能時代藝術發(fā)展的趨向與影響為觀點出發(fā),大家都能在討論中迸發(fā)出新的觀點,會議現(xiàn)場火花四濺、精彩紛呈。

下午的四場分論壇中,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的嘉賓們對各分論壇的學者提出的論題進行了評議。其中,我院教師徐昕、楊怡、史泰然從藝術傳播、話語修辭、虛擬主播等方面在分論壇上進行了發(fā)言,并得到了評議專家的一致肯定。與會學者一致認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要加強交流、不斷創(chuàng)新,提升學術研究的內(nèi)涵建設和社會服務能力。

經(jīng)過一天的會議討論,第五屆國際修辭傳播學研討會完美落下帷幕。國際修辭傳播學會會長但海劍做閉幕致辭,他說道:“今天,我們歡聚一堂,跨越大洲、海洋,來自不同的國家文化、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yè),但大家共同關注的是媒介,藝術與話語,作為建構人類共同家園的力量,會議的成功舉辦也力證了學術與真實生活的建設與引領?!?/p>

本次論壇探討了新時代媒介融合背景下修辭傳播學的新趨勢和新發(fā)展,進一步探索了修辭學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的可能,也期待國際修辭傳播學為世界帶來更多新的見解,為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貢獻一份力量。